对于2019级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而言,新学期既新鲜又新奇,因为疫情过后终于开学了,而开学后的班级又是重新组建的工作室。目前,信息工程教研室成立了网络技术工作室、移动应用开发工作室、智能系统集成工作室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班。每个工作室都有明确的目标岗位,专业教师根据目标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全面开展项目化教学。

9月7日上午,2019级智能系统集成工作室的学生们终于迎来了疫情后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建筑工程经济》。朱昊老师在布置完疫情防控和“光盘行动”的相关要求后,对学生们阐述了《建筑工程经济》课程的开设目的。
与此同时,移动应用开发工作室的孩子们开始了《Android开发基础》课程的学习。周华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对Android开发做了概述,指明该课程的就业前景,演示了一些典型的实训案例,并就如何学好该课程对学生做出了具体要求。在周华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学习如何搭建安卓开发环境,并独立完成了第一个工程新建任务。班长孙乐意说同学们感觉课程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感觉学习很有成就感。
9月7日下午,徐艳霞老师在2701智能系统集成工作室开始了《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第一课教学。本学期工作室扩招,由原来的23名同学增加到32名,系部为大家购置了新桌椅,徐艳霞老师带领学生志愿者们彻底打扫和布置好了工作室。同学们刚进门,看到整齐清爽的地面、桌椅和实训设备,特别是桌上摆放的两盘鲜花,不禁发出“哇,这么好!”的感叹。徐艳霞老师说“你们青春洋溢,就像鲜花一样美好!希望大家打心底里热爱我们的工作室,热爱我们的中澳学院,为环境的美好注入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从美好的环境中吸取养分,茁壮成长成才。”
9月8日上午,李静月老师在2705网络技术工作室开展了《Linux操作系统》课程第一课教学。李老师课后说“刚开始我还担心学生们在家里呆了大半年,上课时注意力可能难以集中,但是没想到上课氛围倒是出奇地好。他们在进行实际操作时,每个学生都好认真,都积极地和老师交流讨论问题,不知不觉,一节课过得太快了。”
这就是我们信息工程教研室的老师们和学生们在新学期开学第一课时所展现的精神面貌。这只是个开始,周华老师说:“这届工作室的学生真的很优秀,我只是建议他们上晚自习,没想到这个星期竟然一个不落的都自觉来上晚自习了,这放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那么,不难预见: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在系部领导的指导下,在教研室全体师生的点滴努力中,我们的工作室运行、课程教学一定会越来越棒。(撰稿/徐艳霞 编辑/黄赟 审核/郭素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