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欢迎您!

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2025年1月8日 星期三

德厚三分 技高一筹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院“三下乡”团队探寻徽州非遗密码 赋能大黄山文旅新篇

发布时间:2025-07-04 来源:团委 点击: 作者:

为深度挖掘徽州文化内涵,传承非遗技艺与徽商精神,助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7月1日至4日,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非遗文化观察团在陈宇飞、潘小初老师带领下,深入黄山徽州区,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非遗探寻之旅。

首站观察团来到徽州雕刻博物馆,踏入馆内,徽派建筑的精巧格局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粉墙黛瓦间,木雕、石雕、砖雕“三雕”技艺大放异彩,花鸟鱼虫跃然于构件之上,灵动鲜活;人物故事栩栩如生,仿佛诉说着往昔的岁月。工匠们以刀为笔,在木石砖上勾勒出古人的审美意趣与生活智慧,每一道纹理、每一处雕刻,都承载着徽州千年的文化底蕴。博物馆内徽派建筑顺应山水、讲究风水的布局,完美融合实用功能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让观察团成员得以直观触摸到跨越时空的历史温度。


在非遗企业调研环节,观察团深入罗氏毛豆腐和徽母臭鳜鱼两家非遗企业。走进罗氏毛豆腐工坊,浓郁的豆香扑面而来,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了毛豆腐从选豆、磨浆、点卤到发酵长毛的完整工艺。传承人表示,一块完美的毛豆腐,需历经数道工序,每一步都要精准把控,“看似简单的发酵,实则是几十年经验的积累,差之毫厘,味道就会天差地别”,这正是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在徽母臭鳜鱼企业,团队了解到这道徽州名菜独特的腌制技艺,从活鱼处理到腌制发酵,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坚守。企业负责人介绍,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创新包装与销售模式,让徽菜非遗美食走向全国。

随后,观察团前往潜口民宅博物馆,这里的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群在青山绿水间错落有致,宛如一幅水墨画卷。漫步其中,成员们得以从建筑细节中再次感受“三雕”技艺的精湛,进一步领略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

调研过程中,团队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非遗传承人、查阅史料,深入探寻徽州文化的传承脉络。徽商曾凭借“贾而好儒”的精神纵横商界,其诚信为本、吃苦耐劳、创新进取的理念,至今仍闪耀着智慧光芒。而徽州非遗技艺,无论是传统美食制作,还是精湛的“三雕”工艺,都离不开匠人一生的坚守,他们用耐心雕琢技艺,以热爱延续传承,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历久弥新。


此次徽州文化调研之行,是一场与历史的深情对话,更是一次对非遗传承的深刻思索。非遗文化、工匠精神、徽商精神,在黄山脚下、古宅之中生生不息,传承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让文化基因融入时代血脉,不仅是此次调研的起点,更是守护与创新的永恒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