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实践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近日,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观察团队怀揣着青春热情,走进了黄山徽州区岩寺镇临河村,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乡村探索之旅。
首站,实践队与村干部进行了深入座谈,全面了解临河村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成果。临河村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产出的番茄、茄子、菜豆等主打品种获无公害认证,真正让老百姓的餐桌多了一份安心与放心,临河村因此被认定为“安徽省级蔬菜种植专业示范村”,探索出一条绿色致富的振兴路径。

在实地走访中,实践队成员们深入蔬菜文化巷,沉浸式感受蔬菜元素的巧妙设计。蔬菜文化巷的打造独具匠心,赋予了蔬菜产业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蔬菜产业从单一生产转向农文旅融合,成为临河村乡村文化的新名片,这一创新实践有效提升了乡村风貌,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展示。

随后,实践队成员来到数字农业大棚,体验蔬菜采摘的乐趣。联动式薄膜大棚配备环境智能调控、远程监控等系统,科技的力量让农业生产变得高效、精准,极大提升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为产业振兴注入强劲科技动能。实践队成员们听取农技人员专业讲解“无公害认证”的严格标准,对比传统种植与数字种植的效益,深刻体会科技赋能农业的巨大效益。
为精准调研发展现状,实践队成员们精心设计调研问卷,走上田间地头、深入村民家中开展访谈,了解他们对产业振兴的想法和诉求,倾听他们的心声。他们还积极地帮助当地村民干起农活,在酷暑中亲身体验着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快乐。在与村民同劳动的过程中,成员们深切感悟到艰苦朴素、勤劳坚韧的劳动精神,深化了对劳动价值的理解,更坚定了服务乡村振兴的决心。

此次临河村社会实践之行,不仅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响应,更是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成长、在奉献中收获的生动体现。临河村凭借绿色蔬菜产业和数字农业技术,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稳步前行,实践队成员们此行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并将带着这份乡村情怀持续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