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院“三下乡”团队前往宿州市灵璧县张汪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青春书写在乡村土地上,以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

会上,我院师生与张汪村“两委”成员面对面,听农情、议发展;走访调研中,团队成员深入农户,在板凳上听真话、记实情,将村民的期盼详细写进调研笔记。夜幕降临,文化广场灯火通明,非遗传承人执杆起舞,师生们兴致勃勃地跟着学“打金钱杆”,竹竿脆响与笑声交织,灵璧特色文化的魅力在舞步间流淌。

普通话课堂气氛热烈,团队成员们带着孩子和村民做游戏、诵经典,让“字正腔圆”从书本走进日常,为乡村文明增添清亮乡音。
安全宣讲紧锣密鼓展开,面向中小学生及家长开展防溺水情景模拟,手把手传授自救互救要领;面向广大村民,结合身边案例剖析诈骗手法,把防骗口诀编成顺口溜,用心守护乡亲们的“钱袋子”。

在达园工厂和标准化养殖场,党员干部化身“技术推广员”、“市场联络员”,学生们紧随其后,眼里观察新品种,手中记录标准流程,耳中学习电商话术,一路看、一路问,把每个细节记录在笔记本。他们深切体会到:一项技术落地、一场谈判谈成、一处老设施焕新、一个离乡青年回流,桩桩件件皆硬仗;乡村振兴没有捷径,唯有众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一寸一寸把热土变成沃土。
张汪村是学院对口帮扶点。师生们亲眼看到,学院援建的文化广场、凉亭和水泥路均已投用,村容整洁,村民活动更方便。这些设施的建成使用,体现了学院在乡村振兴中的切实投入,也让学生直观见证了校地合作带来的变化。
暑期实践时间虽短,却让青年学子更深入地读懂乡土中国。他们不仅把知识、文化与温暖留在张汪村,也把对“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刻体悟带回校园。这场青春与土地的动人双向奔赴,正在这里写下新的序章。